從《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辦法》正式施行,到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金融消保局明確重點建設“大消保”工作體系,再到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熱議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,金融消保事關國計民生,至關重要。
作為江蘇省首家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商業銀行,蘇商銀行將數字化嵌入產品服務全流程,其金融消保工作走出了一條數字化的新路徑。
蘇商銀行成立于2017年6月,位于江蘇南京,是江蘇省首家數字銀行,定位于“科技驅動的O2O銀行”,力爭成為長三角核心區“普惠金融客群最多、Fintech應用最多、具有領先優勢的專精特新”數字銀行。成立以來,該行普惠金融業務高速發展,已累計服務6680萬個人客戶和280萬中小微企業客戶;持續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金融云、區塊鏈、物聯網等前沿領域布局,累計申請專利239件、累計發表軟件著作權43件,已授權專利74件,科技創新成果突出。
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是一項長期性、基礎性、全局性工作,必須不斷強化頂層設計,堅持規劃引領。蘇商銀行積極適應新形勢下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總體要求,加強頂層設計,健全組織架構,夯實消保基礎,將消保工作逐步融入公司治理、經營發展戰略及產品服務等全流程、各環節。
在公司治理層面,蘇商銀行董事會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全行消保工作進行規劃和指導,不斷強化信息共享及督辦評價機制,推動消保理念全面融入公司治理,將消保文化“內化于心,外化于行”,推動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不斷發展。
在經營發展層面,蘇商銀行全面貫徹落實《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辦法》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》等監管制度要求,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和組織架構,持續強化消保全流程管控,扎實落實各項重點工作。
在業務流程層面,蘇商銀行利用自身“科技基因”優勢,自研了消保智能審查模型和消保風險模型,持續推動消保數字化建設。目前,其智能實時風控模型已在不同場景建立了10多個機器學習模型,利用2000余條專家經驗規則,實現7*24小時實時風險監控,保護金額過百億,異常交易成功識別率在99%以上,確保客戶賬戶資金安全辦理。
隨著金融消費者對金融產品及金融服務需求的不斷提升,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將日益成為金融機構的重要“軟實力”,更是維護金融安全、社會穩定的堅強保障。
來源:《消費日報財經》報道